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ews Content

由高等教育永續促進協會(AASHE)於2006年所創辦的STARS(The Sustainability Tracking Assessment& Rating System)為國際知名大學永續評比系統,於2010年起展開評比。而今年參與評比的千所大學僅有137所大學榮獲金質標章,清華為其中之一,亦為全亞洲第一所在此評比中榮膺金獎肯定的大學,一躍為亞洲最「綠」大學。


亞洲共有20所大學參與填報,包括台灣的5所大學,但過去最優的表現止步於銀質標章。本校首次參與評比即獲得金質標章,躋身全球永續表現頂尖大學的行列。

 

清華大學永續辦公室林福仁執行長表示,STARS大學永續評比項目共分為學術(教學、研究)、參與(師生、社區、公共參與)、校園管理(建築、節能、採購、交通運輸、廢棄物及廢水處理)、行政規畫(多元平等、財務投資、工作環境)、創新領導五大類,填報項目多達113大項及1088小項,每一項都有具體的指標,且必須提出明確的數據及實證。而清華大學在各項評比項目中,以教學與研究表現最為突出。如今清華大學大學部共開設了517門永續相關課程,研究所也有216門,全校課程中與永續相關比率高達13%。此外,校內亦有愈來愈多教授將研究與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作雙向連結,藉以釐清並解決人類未來將面對的環境危機。

 

賀陳弘校長指出,清華是國內第一所設立「永續長」的大學,除了由副校長擔任校級的永續長,每一個教學及行政單位均設永續長。全校共26位各級永續長組成永續發展委員會,每兩個月開會一次,滾動式檢討更新,整合全校之力來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除此之外,本校也是國內第一所提倡畢業生簽署「社會與環境永續宣言」的大學。而對於此次榮獲SATRS大學永續金質標章,賀陳弘校長認其是為清華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常以水清木華來形容清華的校園環境,更鼓勵師生走出校園,影響整個地球村都成為水清木華,這是清華大學培養地球公民必須分擔的永續責任。」


戴念華永續長表示,清華的校風是「行勝於言」,這與STARS大學永續評比講求數據與實證的內涵十分契合。過去一年來與國際組織來回溝通、修正的填報作業,也讓校內重新全面檢視不足之處,進一步落實國際接軌。


此項殊榮彰顯出清華大學十分重視學生對於永續議題的實際參與,且對於永續議題之未來規劃,亦於本學期的活動規劃中可見一斑,不僅鼓勵學生提出校園永續的綠點子;更進一步舉辦提案競賽,引導學生們積極投入城鄉發展及區域創新。如本校「開門工作室」團隊2015年即與新竹市政府合作展開「東門市場活化」計畫,支持青年創業,輔導店家進駐,活化閒置攤位。同時在學校深耕計畫、科技部和教育部計畫支持下,在新竹縣的油羅溪流域鄉鎮市(尖石、橫山、芎林、竹北)推動智慧城鄉創生,促進在地的合作經濟,形成城鄉永續發展生態圈。使永續的概念不再僅為抽象的名詞,而是真正融入校園發展與社會實踐之中。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