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Abstract/Objectives
課程中我們將試著把社會學的想像應用於打造「社會連結」,構築一道連結人與環境的橋樑。以「科技城的昔與今」為主題。我們將深入了解新竹的工業歷史,也將走出課堂,探問工業如何形塑此地人們的社會生活。 日本政府在1941年底選擇台灣興建帝國的第六海軍燃料廠。位於新竹市「赤土崎」一帶的燃料廠區相關設施,例如大燃囪等,構成了今日的重要地景。國民政府來台後用於安置軍眷,形成了眷村與廠房共生的景象。工業發展史上,也跟後來工研院、清大、交大、中油的設置息息相關。 課程的設計含括文獻閱讀與討論以及實務創作兩部份。閱讀與討論部份著重探討都市社會學以及科技與社會的文獻,提出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激盪。實務部份則將以赤土崎附近的光明社區為田野,進行口述史與田野調查。
Results/Contributions

由於「人文與科技變遷」這門課數年辛苦耕耘的結果,本課程全體修業學生在2020年與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由賴雯淑老師領導的「六燃保溫計畫團隊」合作,該次課程的期末成果展「投射時代的記憶:眷村回憶故事展」於2020年六月在六燃廠區大煙囪下進行,在大煙囪下的舊眷舍盛大舉辦了開幕活動及為期一個月的作品成果展出。該次開幕活動由學生邀請田野對象,也即是六燃大煙囪附近的忠貞新村前居民作為開幕活動嘉賓,到場觀看學生將田調故事改編而成的一齣戲劇表演。當天的活動也開放給附近民眾參加,現場由學生自行設計、印製、發放的五十份節目折頁供不應求,學生紛紛表示是一次很珍貴而難忘的修課及田野經驗。這次的成果展也是一次具有多層社會連結意義的活動,不只學生能夠與田野對象有實質互動、邀請報導人來觀看其自身的故事,更讓六燃和馬偕周邊社區新舊居民可以理解到所在土地的歷史,也為拆除中的六燃廠區遺構爭取到更多的保留可能性。

Keywords
工業史科技與社會社會設計文化永續
Contact Information
洪意凌
yilinghung@mx.nthu.edu.tw